新華社發 |
近年來,以“朝陽群眾”為代表的群防群治力量日漸壯大。近日,首都綜治辦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實名注冊的治安志愿者已超過85萬人,各類群防群治力量動員總量近140萬人。在中國,群防力量已經形成了頗具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織就城市保護網
“我做治安志愿者不圖什么,就是覺得自己退休后閑不下來,干脆給社區做點事兒!奔易∥鞒菂^的劉大媽是首都治安志愿者的一員,每天她都要在胡同里巡邏執勤4小時,維護社區治安。
在北京,基于廣大群眾自發形成的全天候社會治安防控網愈加嚴密!俺柸罕姟薄拔鞒谴髬尅薄昂5砭W友”等一批稱號,獲得官方認可,鼓勵許多普通群眾積極參與到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參與社會治理中來。
據北京市朝陽區綜治辦統計,目前朝陽區共有各類群防群治力量19萬余人,其中實名注冊的“朝陽群眾”達13萬余人,平均每月向警方提供線索2萬余條。北京市朝陽區綜治辦與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共同開發了“朝陽群眾”App,開啟了“互聯網+警務”的治理模式。
“有志愿者的支持,我們像多了很多雙眼睛!北本┦泄簿治鞒欠志珠L安街派出所民警錢鐵鑫感嘆說。
群防群治遍全國
除了北京,越來越多的省區市也開始依靠人民群眾的“地網”進行社會治理。
山東省青島市通過“智慧城市”建設,依托市政務服務網,建立了青島市“治安志愿匯”網絡平臺。截至目前,青島市已建成市、區、街鎮、社區(村)四級治安志愿者協會,組建了兩萬余人的專業化治安志愿者隊伍,全市治安志愿者隊伍達7.6萬人。
福建省廈門市則推出了“互聯網+群防群治”模式。據廈門市集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杜剛介紹,集美區已經把“互聯網+群防群治”作為破解難題、補齊短板的重中之重,切實增強百姓的平安法治獲得感。
提升公民參與感
家住石景山區的北京市民羅女士認為,群防群治能夠促使普通群眾更多去接觸和了解國家法律。在“群治”過程中,群眾發揮監督職能,有利于自我約束和管理,提升整個城市的形象。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講師郭娜認為,發動居民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是中國創新社會治理的一種方式,強調公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動,公民參與是對政府職能的有益補充。這種治理方式以社區為基礎,把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治理交給社會和公民自身,增加社會治理中的公眾參與,減少政府在社會治理上的成本。通過自下而上的公民參與,讓居民對自己的社區更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目前群防群治主要靠群眾為政府相關部門特別是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和反映情況,互動方向和治理領域較為單一,關注領域和參與人員也有限!惫日J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可以在社會層面的橫向自我治理方面有所提升,例如通過廣泛參與和互動,鼓勵居民提出、討論和解決社區內的公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