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19日電 題:從“人工巡堤”到“水上無人機”:科技助力南方防汛抗洪
新華社記者沈洋、馬姝瑞、范帆
進入主汛期后,安徽省安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調度科科長何學好每天都值守在崗位上,盯著電腦和手機,查看實時水情、雨情。
“如今,長江干流和一級支流、大型水庫、重點中型水庫、沿江湖泊洪水預報實現了全覆蓋!焙螌W好說。雨量、水位自動測報系統為科學制訂防汛應急預案和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提供了精確的數據支撐。
而在20年前的1998年夏天,長江發生全流域特大洪水。何學好家所在的安慶市白澤湖鄉三義村,家家戶戶都把糧食、家電等財產轉移到山區的親戚家,老人、婦女和兒童基本撤離。16歲的何學好和村里的青壯年男子一道在長江大堤上巡堤、看水位。
“拿著一根竹竿、一支手電、一柄雨傘,每巡查兩小時休息半小時?此粫r劃著小船去看,穿著救生衣游過去看,夜里拿著照明燈看,非常麻煩也很不安全!焙螌W好說。
20年前的情形有時還會在腦海中閃現,但隨著雨情、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建設的推進,何學好和同事們再也不用為了“看水位”這樣的基礎工作而一次次置身江水之中。目前,安慶市自動測報的雨量站有600余處,水位站210余處。
地處鄱陽湖畔的江西省南昌縣地勢低洼,洪澇災害多發。兩年前,南昌縣就啟用無人機巡查汛情,投入大型多旋翼飛行器和固定翼無人機助力防汛抗洪,讓防汛抗洪更加精準高效。
記者近日從江西省防汛部門了解到,江西省防總還采購了5臺可適應城區、農田等不同區域的大型排澇設備,以及7臺水上遙控救生機器人等新型防汛搶險物資。
江西省防總秘書長、水利廳副廳長徐衛明將水上遙控救生機器人形容為“水上無人機”。在發生群眾被洪水圍困在江心洲或有人落水的情況時,操作人員可將外形像小艇的救生機器人投入水中,在岸上用平板電腦或控制器對它進行操控。機器人快速到達指定地點后,一次可以救助三到四個人。
新防汛裝備的投入使用,不僅提高了應急搶險救援的機動性和時效性,有助于提前采取應對措施以減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還改變了以往使用鍬、鎬和編織袋肩挑背扛的“肉搏式”抗洪。
武警水電部隊二支隊三大隊參與了2016年的長江防汛搶險,在位于安徽省望江縣的搶險現場,他們使用了中國造的“抗洪神器”——一種可折疊的移動式堵水墻,并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繼續隨時“備戰”。
記者看到,這一“神器”的核心部件為充水式帆布防水袋——一個不透水的大水囊,展開時可達6米,收起來不到1米。在出現漫堤或者決口險情時,操作人員將這個移動折疊式堵水墻搬到現場,組裝、拼接、充水,10分鐘后就能發揮擋水的作用。
當前,淮河也已全面進入主汛期;春臃揽偯貢L、淮委巡視員汪斌表示,隨著整個防汛體系的“升級”,淮河流域各級水文氣象部門強化了城市暴雨區、山洪災害易發區、臺風登陸影響區的精細化預報,提高預報精度、延長預見期。
“淮河流域已建成較為完善的防汛通信系統,可及時將防汛提示和預警信息發送到周邊群眾的手機中!蓖舯笳f,這些信息有助于可能受災區域的干部群眾提前采取應對措施,減少財產損失、避免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