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慶收孔子雕像藝術研究院院長、曲阜雕塑工藝美術協會會長、中國傳媒大學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杜慶收生于安徽省碭山縣書香世家,從小受家族影響跟隨祖父學習四書五經,對繪畫頗有天賦,95年破格考入山東菏澤師范畢業后;98年跟隨曲阜工藝大師譚建新學習楷木雕刻,學習期間參與雕刻大型木雕人物像多尊,最代表9米高人體骨架,現存于美國私人博物館。
2006年杜慶收創業《儒琢堂》開始自己的木雕歷程。
孔子圣跡圖是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連環畫。為了表達對孔子的崇敬,自漢代起人民不斷塑造孔子的形象或圖之于壁,或刻之于石,或鏤之于木,或畫之錦帛?鬃邮ホE圖是一部孔子的形象編年史。他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功績。雖然其中也有虛構的神話等內容,但瑕不掩瑜。
杜慶收通過藝術手段,采用浮雕、深浮雕,鏤空雕,簡雕刻、精雕刻手法,立體展現孔子生平故事。作品用浮雕鏤空雕的形式展現立體的故事情節,選料、設計、畫稿、定位,用鑿、剃、整形粗坯、細刻打磨,上蠟完成雕刻作品。
雕刻手法融入了玉雕、壽山石雕的精髓,使雕刻的人物形象賦予古意。
雕刻中也加入了現代元素,人物動態表情細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展現還原故事場景。讓后人更直觀的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
線條美在作品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線條在表現人物形象尤為突出,人物面部須刻畫精準細膩,衣衫紋理流暢飄逸,和山石相呼應,粗中帶細處理的相得益彰,極具藝術感染力。